Notice: Undefined offset: 1 in /home/proxyd/public_html/index.php on line 1980
金色的麦田 | blog.wenxuecity.com
文学城首页 | 新闻直通车 | 我的文学城 | 热点论坛 | 使用帮助 | 进意见区 | 分类广告 | 比价购物 简体版 | 繁体版
  博客首页 | 注册新的博客 | 控制面板 | 博客论坛 | 博客分类 | 博客搜索 | 新手入门 | 下一个博客 
文学城注册笔名: 密码: 自动登录 ()
博客标题
金色的麦田 金色的阳光 今天就是个快乐的好日子
(允许转载,但请尊重作者,请注明文章出处,谢绝盗版!)
个人信息

<照片管理>

金色的麦田, 1岁
欧洲(其他)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最新文章
•  为什么我们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们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以大国的自信应对火炬传递(转载)
•  女人最好学会的四种气质
•  如何与“老外”谈西藏?
•  丹麦女权的进一步胜利
•  笑坛泡久了 后果很严重
•  天下的媒体一般黑
•  俩兄弟对话
•  青花瓷在丹麦
•  看看日常生活中的丹麦人
•  如何对待子女之我见
•  那时候的懵懂少女
•  三八妇女节谈女人的心态
•  三八妇女节谈女人的地位
•  感叹那些弱势女人
归档备份
09/01/2007 - 10/01/2007
10/01/2007 - 11/01/2007
11/01/2007 - 12/01/2007
12/01/2007 - 01/01/2008
01/01/2008 - 2/01/2008
02/01/2008 - 3/01/2008
03/01/2008 - 4/01/2008
文章分类
•  丹麦女权的进一步胜利
•  青花瓷在丹麦
•  看看日常生活中的丹麦人
•  中国的鬼和丹麦的鬼
•  丹麦.瑞典边境线上的缉毒警察

•  那时候的懵懂少女
•  难忘那青涩的少女时代
•  刚出国时的那些穷日子
•  再提“国门前的耻辱”
•  我在马来西亚的相亲记

•  如何在职场应对种族歧视
•  倍感辛苦的丹麦圣诞午餐Julefrokost
•  在职女人一天的幸福工作
•  我的丹麦男上司
•  给正在打拚的新人们

•  男人是房子 女人是内装修
•  新年里的感恩
•  I love you!
•  夫妻之间的较量
•  妻子贤慧温顺了会怎样?

女人谷
•  三八妇女节谈女人的心态
•  三八妇女节谈女人的地位
•  蓝色倾情的网恋情结
•  三位瑞典知识女性
•  我们女人如何不要成为胡紫薇?

•  俩兄弟对话
•  孩子是我们行走于地的心肝
•  难为情
•  圣诞老人应该是瘦瘦的
•  “怎么活?也不过是一辈子!”

•  天下的媒体一般黑
•  如何对待子女之我见
•  感叹那些弱势女人
•  日行一小善
•  暴风雪中的农民工

•  以大国的自信应对火炬传递(转载)
•  女人最好学会的四种气质
•  如何与“老外”谈西藏?
•  复杂的水瓶座
•  一女孩给老公看的,看完就晕,晕完再看!

•  笑坛泡久了 后果很严重
•  网恋会有结果吗?
•  小利斯神特别推荐爆强语录!
•  找老公不易
•  一个困扰了男人几个世纪的问题

•  心情不错——祝情人节快乐!
•  轻轻的卸下昨天的行囊
•  秋已至天已凉
•  浪淘沙. 怀友

•  写在《究竟谁是第三者》之后
•  究竟谁是第三者?(10)(全文完)
•  究竟谁是第三者?(9)
•  究竟谁是第三者?(8)
•  究竟谁是第三者?(7)

•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多图)
•  北欧风光
•  美丽的祖国 我们的家园
•  大年初二再拜年!——耳环,戒指篇(多图)
•  大年初一晒首饰——项链篇(多图)

•  兰儿的艳遇(二)
•  兰儿的艳遇(一)

•  为什么我们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们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最新评论
•  不要哭,不要让他们同情你。美国人打伊拉克...
•  回复金色的麦田的评论: 你发现没有,在文�...
•  回复金色的麦田的评论: 你发现没有,在文�...
•  令人深受刺激的激进民族主义表演 2008-04-2...
•  西方媒体在给他们的读者和观众洗脑,赤裸裸...
•  麦田MM:爱自己的国家,并不等于爱政府。人...
•  我们每个海外华人都在用自己的生活讲述着一...
•  是啊,爱也是有阶级性的, 不同社会的爱是�...
•  亲爱的麦田, 谢谢你,"一遍又一遍的和丹麦�...
•  义胆侠骨!好一个秋谨传人!...
你是第 262317 位访问者
控制面板 发表文章 文章编辑 评论管理 更新资料 订制模板
[查看我的博客目录] [加入个人书签]
为什么我们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们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008-04-13 13:18:20

金色的麦田 

“为什么我们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们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刚才在新闻直通车上看到悉尼华人游行,这是他们标语牌上的一句话,我的眼泪当时就下来了,心中酸楚无比,仿佛是一个受尽了委屈的小孩见到了自己的亲人。

想起这些天一遍又一遍的和丹麦人理论我们中国的事,我们中国西藏的事,我们中国奥运会的事,常常在理论的时候我会哭起来,让那些和我共事了
10年之久的同事们不知所策,以安慰我告结束。他们都是我多年的好友,我们常常在周末一起吃饭,在假期一起出去休假,在工作中我们一起应对老板,他们都是善良的人儿,可是我却很难说服他们。他们总是很同情的看着我,安慰我说如果是他们在别的国家,有人批评自己的祖国他们也会生气。他们同情的眼光里还包含着对我被洗脑的可怜。

我告诉他们:我们没有被中共洗过脑,我们是听着
CNNBBC长大的那拨人,当年的六四运动中抗议中国政府中的一员,既便是这样,我们也从未申请过难民,因为我们的政府是有很多问题,但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糟,而且我们还有很多好的方面是西方没有的。比如我们中国对不同宗教的容纳是他们西方无法相比的。

我的同事们说,他们反对的是独裁政府,绝不是中国人民。可是现在,就是丹麦也已经开始全面的妖魔化中国,这些被妖魔的对象恰恰是我们这些一个个的中国人民。

我告诉他们:他们伤害的是我们中国的人民,是我这样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西方媒体让我们这些人彻底的失望,我们这些对西方失望的人不是几千几万,而是几个亿!这股巨大的浪潮,甚至可能会造成中国政治开放的倒退。

好在我的同事们是理解我的,他们至少理解我的这种感情:那片我们祖国的土地,是我们这些海外华人心底深处的最爱!

和其他海外的华人一样,我们感谢所有为了祖国走上街头抗争的人们!敬佩你们!



4
16日补充:

今天在我儿子的学校,看到他们的墙报上登着中国军警站在拉萨街头的图片,军警前面有穿袍子的喇嘛经过,注解是中国军警镇压喇嘛,边上有人愤怒的写道:“为什么不派我们的北约部队去西藏?!”

我震惊于他们的偏见,震惊于他们的无知,他们欧洲的老百姓怎么会以为他们北约的部队居然可以开进中国西藏?!他们老百姓被洗脑可想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

那么政府难道也是如此无知吗?怎么可能呢?我总觉得这背后有着极大的阴谋,至于为什么?是什么阴谋?我不知道,但是这回欧洲这样狂风暴雨般的偏执和刻意,显然背后是有所目的的。

原创文章,严禁剽窃,欢迎转载,注明出处,并请告知。



刚才从网友处方那里得知,这二句感人至深的诗源于: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武汉

[打印]
 
以大国的自信应对火炬传递(转载) 2008-04-12 12:36:06
2008年04月12日 07:43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冲

北京奥运会的火炬传递,无论是在雅典、伦敦还是巴黎,抑或是此后的旅程,都被一些不和谐因素所干扰。有人冲入现场作乱,有人抢夺火炬,有人拿着灭火器试图浇灭圣火。西方媒体则把这一切用电视、报纸等各种形式报道出来,配上刻意选择的西藏事件的血腥图片,不仅奥运的组织方忙于应对,普通百姓也被激怒了,由此引发全球华人反对西方媒体的大签名。

我知道,现在奥组委的工作人员,都在夜以继日地工作,生怕火炬传递过程中再出现任何闪失。我也从《金融时报》的网站上看到,有关部门甚至打算聘请西方的公关公司展开“危机公关”,修补火炬传递过程中被损坏的中国形象,塑造中国品牌。

所有这些至少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我们非常重视火炬传递、非常重视奥运;第二,我们非常重视外界怎么说。重视火炬传递单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从一开始写的是“火炬”,而不是“圣火”,在英文里面的的确确就是火炬(Torch)这个词,和“圣”没有任何关系,不信你可以查看奥组委官方网站英文版,里面明明白白写着“火炬接力2008”。恕我才疏学浅,查了部分资料后始终没弄明白为什么火炬被翻译成圣火,只能猜测可能是翻译者对奥林匹克事业的崇敬所致。

圣火需要正名,去除掉字面里的神圣意味,我们可以更从容、恬淡地看待火炬传递。它承载着中国人民对奥运的期盼,承载着我们对火炬途经国家的热情和友谊。往最坏处想,即便真有人拿着灭火器浇灭了火炬,我们再重新点着,也丝毫不能降低我们的真诚。

我们重视火炬传递,实际上是对奥运的尊重和重视。为此,我们建设了宏伟壮观的体育场,我们修好了公路,我们准备好了美食,我们甚至在西方国家的抱怨声中不计损失地迁走工厂、净化空气,我们希望北京奥运会成为最出色的盛会。可是,事与愿违,当我们拿着火炬开始和谐之旅时,在如此尽心竭力准备的情况下,等待我们的是不和谐的声音。

分裂分子的行径让人难以容忍,同胞们愤怒理所当然。有些事情,我们只能尽力做,如何评论是别人的事。前几天我在英国见到前体育部长理查德·卡本,他在用官话说了一通对北京奥运的支持后,直言哪一届奥运会都有抗议和闹事的,各国际组织、异议分子都会抓住难得的上镜机会制造事端,这很正常。雅典奥运会时,大家都怀疑主体育馆无法按期完工,奥运会无法如期举办,因而批评之声不断。最后,不也顺利召开了嘛!而即将于2012年举办奥运会的英国,已经考虑取消海外火炬传递,国际奥委会的官员觉得此举并无不可。

我们极度重视奥运,因此我们不愿看到不和谐的行为,反对将奥运政治化。作为一次全球范围的运动会,无论规模多大都在体育范畴之内。不管国人还是外国人,对体育没有兴趣、对奥运没有兴趣都很正常;谁来了,谁没来,都没有关系;有人欢迎,有人抵制,都可以理解。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被西方部分抵制,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被华约集团抵制,可到今天,人们记住的只是某某运动员打破世界纪录,抵制者早被淡忘。

法国总统萨科齐来不来,那是他的事情,奥运离开他照常运转啊!西方媒体进行负面报道,让他们报好了,这些媒体对自己国家的政府、官员、明星都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怎么可能不对奥运进行“负面报道”呢?就算没有抗议示威抢夺火炬的行为,他们也能“制造”出来。给赶赴争端前方一无所获的记者发电报说:“你负责报道新闻,我来制造战争”的经典案例,就是美国媒体所为。

中国是大国,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人应该有大国国民的风范。相信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相信不同于西方并不意味着弱于西方,对外界的批评或者有意歪曲,不必反应过度。让他们说又怕什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只要相信自己做了正确的、符合良心的事情,就不怕别人说。不管是否有干扰和抵制,中国都有信心办好奥运会。

其实,有些事情的成功与否不难判断。让所经地区的人民看到火炬,让他们的代表拿着火炬起跑,让人们享受到奥运带来的激情和快乐,火炬传递就成功了。提供良好的场地让运动员赛出好成绩,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让客人们吃好玩好,保证他们的安全,奥运就成功了。

[打印]
 
女人最好学会的四种气质 2008-04-06 04:01:50
ZT 艾米莉http://q.sohu.com/forum/1/topic/1922270

 
美丽是表象,可爱却在骨子里。一个不美丽的女人,可以通过日新月异的整容术,成功改造为一个“人工美女”,美的就像是数码宝贝;可爱则更多是一种天生的气质。“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如何做一个可爱的气质女人呢?

  首先要学会充满自信

  在这个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那种自怨自艾、柔弱无助的女人已日渐失去市场。男人不再是女人的主宰,女人也早已不是男人的附庸。 “男人追求的极致是成功,女人追求的极致是幸福”的名言也日渐黯然失色。女人学会自我拯救和自我完善永远是最重要的。渴盼男人赐予你幸福永远是被动而不安全的。

  一位年轻的女记者在挤身于记者行列之前,只不过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农家女青年,她高考落榜后,不甘消沉,勤奋苦学,来到一家大报社毛遂自荐要当一名记者,不要一分钱工资,靠写稿维持生计。几年下来,她成了一位颇有名气的记者。

  男人欣赏乐观自信的女人。这个世界上自强自立的女人多了,男人背负的精神压力就比较小。而且,一个男人能与一个不仅只满足衣食之安的女人共度人生,生活永远不会陈旧,人生也不会走向退化。

  其次要学会高贵

  女人的高贵并非指的是一定要出身豪门或者本身所处的地位如何显赫,这里的高贵是指心态上的高贵。男人最反感放荡轻浮、心态猥琐的女人。生活中男人可以是女人的护花使者,但女人本身要给男人提供一种信心——这种信心就是让男人放心,而且乐意为你托付爱。

  小仲马的《茶花女》中的主子爱上女仆,只因为身为女仆的那个女人气质高贵而又有十足的女人味。这种女人往往会给男人生活信心和勇气,因为她们生命里潜存着一种净化男人心灵、激励男人斗志的人性魅力。现代女性要做到不媚俗、不盲从、不虚华,自然少不了要有这种让男人倍加欣赏的高贵气质。

  第三要善意通达

  这里所说的善意不外乎指女人的温柔。但在这里把温柔改为善意更好。男人当然喜欢女人的温柔,因为女人的温柔能给男人的心灵取暖。然而,温柔有时候似乎又是一种没有原则的爱。一个女人对一个不值得托付温柔的男人付出爱,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成全了男人的罪恶。

  爱应该是有所节制的,而且应该是向善的。因此,好女人对男人只要心怀善意就行了。女人爱得泛滥,男人就不太懂得珍惜。在这个年代,男人不再习惯固定在一个小小的居室之中,这样女人更应该学会调适自己,不要一味地为情所困,以至让感情取代了生活的全部。

  聪明乐观的女人往往能尝试着让自己的心灵变得通达起来,让爱在一种平淡中走向坚固和永恒。有些时候感情这事儿你放开来看,其实恰恰就是一种最好的把握。

  一位知识女性,她深爱着她的丈夫,但是,她爱她丈夫的时候也没忘记珍爱自己。她的丈夫常年在外经商,但他们的感情十分融洽,从未有过一丝半点的裂缝。有人问:你不担心他在外面寻花问柳吗?这位女士回答:我和他的爱从来都是平等的。从接受他的爱那天起,我就给了他信任,我爱他但不苛求他。我希望他成功完美,但我从未把自己的一切抵押在他身上。我担心什么呢?有些时候感情这事儿你放开来看,其实恰恰就是一种最好的把握。

  有些女人从一开始就把自己摆到一个乞求感情的地位上,悲剧的根源往往就在这里:你对自己都不自信,别人怎么看重你?男人往往就是这样:你过于看重他,也就是昭示他可以轻而易举地主宰你的感情和幸福了!在这一点上你首先就输了。因此,感情是最在乎尊重和平等的……不用说,有见地和胸怀的女人,男人自然会感到她的可爱了。因为男人爱上一个女人的同时,并不希望在爱的约束下丧失自己的一方世界,男人在乎爱情的默契、宽容和理解。因为这种爱不至阻止男人身心释放地闯荡人生——毕竟,在男人的眼里爱情并不能代表人生的全部。

  第四做事有主见

  心理学家分析认为,女人往往感情胜过理智,对待友情、事业、婚姻亦如是,这是阻碍女人发展的致命弱点。

  一位在深圳的打工妹,在其他打工仔打工妹纷纷陷入现代都市的浮躁与繁华当中迷失自己的时候,她依然保持着清清纯纯的农家女孩的本色。在她的宿舍里,其他女孩几乎都交上了男朋友,只有她尚是“单身贵族”。她告诉家乡的一个女朋友说,我不会喜欢深圳的男人,因为我的根不在那里。我出来只是想挣点钱,一些寄给家里,一些留着给自己置办嫁妆。我今后当然要找男朋友,但我会回家找个本分的男人。像我的这些姐妹,有的不甘心在流水线上做蓝领,绞尽脑汁想去傍大款,能永远幸福吗?我只想靠自己努力工作挣钱,然后回家过平静的日子……无疑,这种站在现实的根基上能够清醒地审视自己的有主见的女人,也不失为男人眼中可爱的女人。

  一个女人要想完全做到以上几点,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只要做到了其中一点,在男人眼里,你也不失为一个可爱的女人
 
[打印]
 
如何与“老外”谈西藏? 2008-04-02 06:18:39

如何与“老外”谈西藏?   
       
北京语言大学教师滕青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天前,我接受法国《西南报》的采访,目的是介绍我这里的孔子学院。报社记者却对我的个人旅游经历与西藏问题倍感兴趣。我不得不用很大的力气不断地把话题拉回。

昨天一天,我家电话未断,都是各种人谈近期西藏骚乱问题的。法国各电视台都在不断放画面、组织讨论会,而议题的倾向与情绪是什么,不用我在这里说了。给我打电话的,有法国人有中国人,有老人有年轻人。最长的一次电话两个小时。

《西南报》的记者告诉我,他们本来就是想借机问我西藏问题的。


现在,我想就这次西藏事件写几句,不是谈西藏问题本身,而是想谈怎样与西方人沟通,让他们听得进去你想讲的东西,尽管他们可能无法同意你的观点。 

你不该指望人家同意你的观点,也不能指望人家会认真听你讲你自己认为你了解的事实真相。否则,你就是对自己或对别人希求过高了。

你的目的应是让人听到你的解释,了解你的看法,让别人能从他自己固有的思维定势中跳出来,换个角看度看问题。只要他们能听得进去,也许,他们会有一些想法和作法上的改变。那你就算没白费心思了。

我总是先从就事论事的角度说起。关于这次骚乱事件,我先讲三点。

第一, 这次矛盾是怎么出现的?

如果你是中国政府或中国的首脑,你会在奥运之前几个月自己挑起国内的少数民族矛盾吗?

会吗?显然不会。这是个简单的逻辑问题,中国政府不会那么傻。那好,为何现在突发西藏危机,且如此尖锐、激烈、暴力,各种画面已经证明。

奥运之前,整个中国都在为这次聚会而忙碌,如果出现某些问题,通常会设法缓和弥补拖延,而不是去激化。现在激烈的矛盾突然出现,是谁在推动?也许读者自己可以找到答案。但不论是谁,挑起者一定不是中国政府。

当老师的,喜欢提问题,这很重要。当我问法国的学生:“为什么突然出现动乱?”学生们会立刻会反问,“对啊?为什么啊?”他们急于知道我怎么回答。

其实,提问之后,不用他们回答,我就能知道他们心里的答案是什么。真的不用多解释什么,我在国外,跟他们一样不在现场,但我可以从他们能接受的逻辑说起。

第二,谁是明白人?

我接着问,你知道甘南在哪儿吗?

我现在到哪儿都带着中国地图,在电话里也是用口头描述的方式,跟人家讲中国地图。

道甘南与拉萨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吗?我问。“用你们知道的来比,那等于是南欧与北欧间的差距。”这样远的距离,同时出现骚乱,同样有打抢烧杀。这是怎么回 事?而且,在西方,也与中国内部同时并进,在不同国家的中国使馆跳墙、插旗、示威,在一些重要场合抢出镜头,舞动雪山狮子旗。你们想想,是谁所为?

这还用答吗?真觉得他们组织得挺成功的——奥运之前,是个机会,用极端的方式吸引世人眼球和媒体关注。他们目的达到了吗?达到了。

因为你们被吸引了,并跟着一起呐喊和批判,其实你们也并不了解多少真实,也不想搞清多少真实——支持弱者向强者抗议是人们眼里的正义者和英雄,对吗?谁不想当正义者,谁不想当英雄?

尤其是特要面子、要名声的知识分子——喊声最高,喊得最早的恐怕会最受尊敬吧?老百姓也同样,三个法国人在一起就谈政治,显得有正义形象、有国际观、且有文化有水平。但是,如此复杂的民族矛盾问题靠这样情绪化的指责能解决吗?

当然,我也理解,不整出点特别的动静来,什么事也别想有进展。我不是政客,我要是,也这么干。

但明白人不是你们这些跟着喊的人,这点很清楚。

第三,西文媒体本次是怎么表现的?

你们看不明白相貌,看不明白地域特点,看不明白服装,只见电视画面上有暴力,有打砸抢,有流血,有军人有枪支,有西藏喇嘛的服装,就会情绪化起来,甚至跟着无声的画面走。从扶弱抗强的角度出发,不用动脑子就可以想当然地“知道”是汉人在以强恃弱,是汉人在打藏人。

国某媒体已经承认他们的解说词有误,别家呢?我常看《欧洲新闻》频道,它极为“聪明”,播放大量西藏暴力镜头,不做任何解释,一遍遍地放,有时一小时就放 好几遍,只消加一段“无评论”字样。如此,它不犯语言上的错误,就传达了它想传达的东西。传达什么呢?一方面,是有声的片段,多是喇嘛们或藏独人士的控 诉,一方面是无声无解释的暴力画面——他们觉得观众就该“全清楚”了。

一位在巴黎的华人在街上做过随机采访,十几位受访者都以为是汉人在藏区搞打砸抢烧杀呢。我遇到的法国人也有以为藏人被杀上百。这样的报道还有客观吗?法国百姓通过这样的媒体传导,真能清楚真相吗?

当然情绪化的报道是难免的,可这次有点太过了。

从另一角度看,这真是藏独人士运作的成功啊。

但是,现在这种报道方式真把中国人给激怒了,在各国的移民和留学生也急了。这也是正常的反应,要没有反应那才真奇怪了呢。

就事论事之后,我谈谈我的观点。

我去过两次西藏,住过藏族人家,遇到过几周在西藏转悠却不承认到过中国的西方游客,也遇到过为坚决不支持中国的西藏旅游事业而放弃到喜玛拉雅北端登山、只在尼泊尔一侧多次登山的西方人。

因为长期教外国留学生,我常会与之谈及西藏问题。我自己也不断关注西藏,看过不少有关的书籍与文章,与不同观点的人有过交流与讨论。每个人知识结构不同、理解不同,可以各持已见,没必要在这里多写。

但是,我常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民族与宗教问题。

我觉得中华文明自古在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上,已经比世界其它地方多了不少宽容而少了不少你死我活。然而,中国进入近现代历史开始接受西方文化价值观后,反而问题越来越多。这不仅在中国,在很多国家都一样。

中国人口13亿,在这个地球上的65亿人里,差不多5个人里一个中国人,而在中国人里过去93%现在92%是汉人。这十多亿的汉人从哪儿来?汉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独特的民族?所有汉人都有一样的纯种的祖先吗?

中国,作为有清楚地理概念的中国才多少年?在历史上,中国或曰中华文明圈长时间是处于政权分裂状态、战争不断,有外族侵略,有内部割据,有农民起义,也有打着宗教旗帜的全国内乱——然而,争来打去却没有分裂成为众多的小国,没有那么尖锐对立的宗教分野。

难道民族、语言、地域划分到极细就是先进?就是更好?就是方向?当代理论是怎么描述的?十字军东征在历史上断断续续多少年多少次?上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我不断地提这些问题,西方人愿意听、跟着想、随时辨,均有收益。

几千年前、中国古哲人的学说里早有关于混沌说的理论,现代时髦叫模糊学。模糊学可以对复杂的事物进行高度概括,不必把事物一一分成“非此即彼”的状态。而且这种学说一直在中华文明圈内实践着。

当下时兴国家独立,民族独立,同宗同教要自己的独立的地域、自己的政权。科索沃是独立了,它标志着什么呢?西班牙的巴斯克呢?法国的科西嘉岛呢?现在世界上有成百上千的科索沃现象在等着动作呢。

西方人自己也没法很好地解决内部的民族与宗教问题,而且也是越来越头疼、越来越不好处理。

应该说,现在的整体理论体系有问题。民族、国家、宗教宗派越分越细越分越清楚,这有什么好处吗?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怀有正义感地支持弱小的国家、弱小的民族、弱小的群体,真让有识之士们大费脑筋。

西 方人在面对他自的此类问题时,往往复杂的民族情感、经济利益、血缘、地缘、宗教派系、政治观点等多方面因素,也很迷茫,并难有一致看法。然而同时,当与之 无关地区的宗教、国家、民族矛盾事件出现时,西方人就很容易自以为是地表达自己的“正义感”及英雄气概。于是,多重标准、多种不同价值评断等问题的出现就 不难想象了。在一连串针对“行使双重标准”的批评面前,他们也常常无言以对。

他们也有难以抉择的时候。面对本次西藏民族矛盾,经过种种反思,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也许会从情绪冲动的状态转而进入冷静的心理矛盾状态,开始认真思考一些非表象的东西。

多年前,我去法国科西嘉岛玩,当地一个支持藏独的团体成员听说来了个中国人,主动找我讨论西藏问题。跟他们讨论了整整一夜,我开玩笑说,我现在知道我回中国后第一件事要做什么了,我要组织一个支持科西嘉独立协会,感觉一定特好。

(作者系北京语言大学教师,正在法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

[打印]
 
丹麦女权的进一步胜利 2008-03-31 12:54:56

金色的麦田

经过丹麦女权组织多年的努力,终于在上星期五,328日,经歌本哈根文化委员会讨论通过,取得了一伟大的历史性胜利:女人也可以裸露上身在游泳池里游泳了!

以前,丹麦女人只被允许在室外赤裸,比如海滩,草坪等等场所,而在游泳池之类的室内,男女呈现着非常不公平的待遇,男人可以只穿裤衩,而女人却必须除了裤衩之外还要穿着上面的二点。这是对女性的歧视,是不能被容忍的。

现在,女人终于赢得了和男人一样的待遇,至少在游泳池里,至于在其他更多方面的男女不平等现象,还有待女权组织持续不懈的努力,胜利一定是属于丹麦女人的!

美中不足的是,救生员协会表示反对,理由是万一发生女人溺水,他们不知该抓住那里?但是这点微弱的声音阻挡不了时代进步的车轮。

号外:请从事服装行业的人士注意,三点式比基尼从此在丹麦滞销,如果要往丹麦销售女性泳装,可以考虑一点式比基尼了,也许那已经不叫比基尼,这个问题需要询问服装界专业人士。

原创文章,严禁剽窃,欢迎转载,注明出处,并请告知。

[打印]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隐私权政策
文学城悄悄话提醒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