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offset: 1 in /home/proxyd/public_html/index.php on line 1980
娓娓 | blog.wenxuecity.com
文学城首页 | 新闻直通车 | 我的文学城 | 热点论坛 | 使用帮助 | 进意见区 | 分类广告 | 比价购物 简体版 | 繁体版
  博客首页 | 注册新的博客 | 控制面板 | 博客论坛 | 博客分类 | 博客搜索 | 新手入门 | 下一个博客 
文学城注册笔名: 密码: 自动登录 ()
控制面板 发表文章 文章编辑 评论管理 更新资料 订制模板
博客标题
娓娓
马蹄轻 千里暮云平。
个人信息

<照片管理>

娓娓, 1岁
美国

点击查看我的个人资料
最新文章
•  致春天 文/娓娓
•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文/娓娓
•  Maksim
•  克罗地亚狂想曲 (图)
•  Love to be Loved by You
•  Romance Violin
•  Spring Sonata
•  Puppy Size
•  爱向纵深
•  谁又欠了谁
•  Desert Rose
•  Willie Nelson (图)
•  I Believe in Love (图)
•  威士忌安魂曲 (图)
•  曾几何时 (图)
归档备份
01/08/2008 - 01/14/2008
01/15/2008 - 01/21/2008
01/22/2008 - 01/31/2008
02/01/2008 - 02/07/2008
02/08/2008 - 02/14/2008
02/22/2008 - 02/31/2008
03/01/2008 - 03/07/2008
03/08/2008 - 03/14/2008
文章分类
•  天方夜譚
•  克罗地亚狂想曲 (图)
•  SCHOOL: 1957 vs. 2007
•  《史记》及其作者简介
•  林徽因话北京

•  《给妈妈》 文/娓娓
•  挥泪清明时 黄玫寄哀思 文/娓娓
•  春梦秋云 聚散两不易 文/娓娓
•  祭林立仁 文/娓娓
•  续 俞平伯与许宝驯 文/娓娓

•  厚高缘德 文/晴耕雨读
•  人生幸福十要素

•  风中的遗憾
•  黄玫瑰
•  致春天 文/娓娓
•  Maksim
•  爱向纵深

•  依依珞珈山
•  最是一年春好处
•  微雨从东来 好风与之俱
•  复 黄玫寄哀思 文/娓娓
•  Puppy Size

•  山行 唐/项斯
•  张承志《北方的河》
•  田园乐(其六)唐/王维
•  感遇十二首(其七)唐/张九龄
•  王伯庆杂文

•  竟放 文/娓娓
•  金花
•  Make a woman happy
•  Look at this car!‏
•  三八节感言

•  I Finally Found Someone
•  Whatever You Want
•  倾谈
•  Love to be Loved by You
•  Romance Violin

•  贺延光文章
•  众志成城 文/娓娓
•  控股中国银行:劫难第一单
•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文/娓娓
•  圆形和矩形建筑的精神分析

•  日常养生
•  以花代茶
最新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本文章已被阅读了 2130 次
[返回博客首页] [查看/发表评论] [加入个人书签]
挥泪清明时 黄玫寄哀思 文/娓娓 2008-04-02 01:07:23

题记:


今年,二零零八当清明一过,四月八日便是林老先生九十五周岁诞辰。特
别拍摄自家庭院的攀墙黄玫瑰,仅以此照为题记,再表由衷纪念。如若此
文达天听,但望今宵入梦来。

娓娓 日前摄影并书写于两千零八年四月二日凌晨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小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唐/李白



一九九零年 林老先生在北京家花园

十五年飞逝,再不能拖欠这笔文字债了。

一九九三年初,美国西部各大华文报,相继刊出一则噩耗,中国航空无
线电通讯导航先驱林立仁先生在圣地亚哥去世。当地的英文报也对这则
不幸的消息作了及时报道。

很少人知道林老的事迹,即使在他奉献过大半生的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
名人记录中,也只有寥寥数语关于他的记载,这个结果的历史原因笔者
无从赘言。但笔者知道:林老是中国五、六十年代民用航空无线电通讯
导航设备(以下简称:盲降)科技发明创造的璀璨明星。

他的创造曾经得到中国重大科技一等发明奖。他是中国电子学会的理事。
在第一届中国科学代表大会上,他是被荣幸地请上主席台不多的几位科
学家之一。在建国初期,他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被介绍给周总理和毛泽东。
百忙之余,他还是清华大学和北航的客座教授;并且应中国教育部的邀
请,撰写了导航知识易读本。在中国民航首届科技成果展览会上,以他
为主导的通讯导航等技术发明以及航空安全革新项目,大约占了全部展
览成果的一半。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中国民航要飞出中国,是周恩来总理治国的伟大理
想之一。那个年代,所有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都对中国绝对严密封锁。
此时林立仁先生担任民航科技研制小组主要业务的领导人,在他的研制
思维和事必躬亲的研究设计下,先后研制成功一系列无线电通讯导航设
备,填补了中国科技在民用航空无线电通讯导航方面的空白。当盲降第
一次走出中国时,英美科技杂志先后对这套设备惊叹不已,在当时世界
上已为人知的,仅有英美和苏联两套完全不同的降落系统,但现在又有
了一个!而它的优良性能可以同时为已知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服务!
自一九五零年开始直到六十年代中期,林先生在民用航空导航方面的科
技成果一个接一个,为中国民航科技、与世界通航、以及四九年易帜以
后“飞出中国”的历史性远大理想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中国的航班
遍及天涯海角,但它的国际航线成长始于第一个与中国通航的巴基斯坦。
追朔民航发展史笔者看到,当时巴国航空属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要
有“盲降设备”方可通航。林老的发明正是通航关键的关键;同一年内
印尼代表团到访因气候恶劣无法着陆,也是这套设备使他们的班机安全
降落,于是印尼也与中国民航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通航史。

在举世闻名的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林老发明创造的盲降
设备,成为历史上第一位美国总统进入中国后的第一个安全保障。而那
时,林老还被关押在江西奉新农村。

文革结束了,华国锋以国家主席名义,第一次代表即将经济开放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走出封闭的大中国,到欧洲四国访问,进出国界都是在新
疆乌鲁木齐机场,当时的天气能见度是零,也正是这套在五十年代创造
的导航设备,在它问世将近三十年后由当时已经年逾花甲的林老,冒着
严寒亲自调试,从而保障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第一次中央领导人出国
往返的安全。

这套盲降,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为整个中国民航客运、商业、农林
业等各类飞机的安全起降,默默地尽了它不朽的职责。而它的发明创造
者林老,也是用他的生命和勤勉,一生都在为祖国的航空事业,默默而
无悔地奉献着他的才智和他赤诚的心。

当年在盲降设计的最后试验阶段,林老的好友、中国第一代著名飞行员
潘国定先生,在一次试飞中,以他对林老发明技术的信任,而大胆地将
驾驶舱前的视窗全部遮严,用生命凭着林老的盲降设备第一次不再用目
测地安全着陆。这段轶事在他们一生共同热爱民航事业的老人们中,被
经久不衰地传为佳话。而两位杰出的人才此后在各自历经的政治大难中,
也始终保持着相互的支持、理解和崇高的信任、尊重,甚至还保持了他
们之间的幽默。

林老祖籍广东潮汕,一九一三年四月八日出生于印尼坤甸。十七岁以前
生活在南洋地区,新加坡是他早期启蒙和最后在南洋的居住地,他自幼
得到的家教有一项特别重要的就是爱国。

一九三零年,他负笈北上,一心仰慕科技救国的道路,经过一年的国语
学习,一九三一年,顺利考入浙江大学。一九三五年毕业于杭州浙江大
学电机工程系。不久被一位德国籍工程师推荐给蒋介石委员长,接替那
位德国人之职而任蒋的座机侍从室主任。

一九四零年他与相爱多年、祖籍广东、出生成长在上海的名媛吴佩森女
士结为伉俪。吴女士,美丽典雅,写一手漂亮的柳体字。她是林老先生
生命里的魂中魂。



林老先生与夫人吴女士伉俪情深 一九四九年秋于香港

抗战之初林先生被蒋委员长派往美国,参与宋子文带领下的七人航空器
材接收小组。他们当中有中国第一代飞机制造先驱王仕倬、国民党空军
司令毛帮初、蒋委员长私人飞行驾驶员依復恩等人。林立仁先生则为其
中年纪最轻的一位成员。他们一度工作在华盛顿五角大楼内。

一九四五年,林先生在旧金山参加联合国第一届大会。一九四九年,林
先生经过对国民党腐败治国事实的反复思考,决定与四千多名中央、中
国航空公司员工一起,从香港带机回到大陆。在历史上这个震惊世界的
事件被称为:由总理周恩来精心策划的“两航起义”。两航的人员和他
们带回来的航空器材就是奠定当今中国民航的全部家当。

读者呀,敬请原谅我含泪述说如下这段残酷的文字。文革时,林老曾受
到惨无人道的体罚,那些打手们对他拳打脚踢,用大头针刺穿他的十指,
每一个手指甲呀(!)被钢针反复刺着。他们长时间用高频噪音灌到关
押他的地下暗室,让他数十日不见天日。他们用他的双手拇指把他凌空
反吊起来。他们把他架到高搭起数米高的桌椅上,反复令他一次次从高
空昏迷跌下来、跌下来、再跌下来……    而他的妻子儿女也在家里受到
惨无人道的摧残和无数次的抄家惊吓。那个年代很多人自尽了,或者就
直接被虐待至死。林老也萌生过一死了之的念头。但他,爱他的妻子、
爱他生龙活虎的子女们。在那文明被无端受诅咒、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
他想到了他这个男子汉,对家、对他那孤伶已届古稀之年老母亲的责任。
他没有选择死!他坚强地挺过来了!爱国怎么就这么难!

一九九三年,正直林老步入八十耄耋之际,他老人家因病在美国加州圣
地亚哥辞世。在他老人家过世之前,中国民航曾派人前来探望,并询问
道:林老您有什么要求吗?林老不加思索而简捷地说:“我不希望花国
家的钱开追悼会,还是把钱留下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好”。见微知著,
林老一生朴素、豁达、坚毅、勤奋,他始终没有忘却,在他早年奋力做
科研时国家经费的紧张。


一九九一年 林老先生与两个女儿在圣地亚哥

林老一生勤勉而富于同情心,他内涵丰富,一望便知他是学富五车的科
学工作者。他有着体育健将般的体魄,肩宽腰细。在他宽而高高的额头
上分明刻着坦荡、刚毅。他的头颅里无疑藏着智慧和慈祥。林老知足而
阳光,晚年时他曾说:“我这一生为所爱的人和事业活过,而且我的儿
女们都健康”。

在他无悔自己一生的同时,他也有遗憾。那是因为文革中被关在牛棚时,
他没有被人道地告知:母亲的去世;他也没有机会在母亲与世长辞之际
回到她身旁,再一次作为儿子向她道别。他更没有被人道地告知:他那
被关押在仅仅与他半里之遥的妻子,曾一次次大小中风;那个他珍惜一
生的柔弱生命是如何一次次纤细得气若游丝;而他不能及时给予爱妻作
为一个丈夫的呵护;以至她不幸过早地离开这个人世。但笔者知道,林
老在他一九七八年,终于回到北京那个变得拥挤、零落、没有了爱妻健
康的家之后,他用世界上最高的恩爱和日复一日最体贴入微的照料,陪
伴爱妻走过了她最后的人生。

在林老生命的末期,以他对抗病魔的毅力和慈眉祥目,赢得了医生和护
士对他的无比尊重甚至是敬仰。有一位美国医生,曾写了一封感人的信
给林老。信中称这位令人起敬的老人是他这位美国医生,一生从医所见
到过的最有“德”的病人。信中还写道:作为医生我知道,痛这个恶魔,
对于你必定是可怕的。但你每一个苏醒之后的微笑一定都来自天堂,而
每一个微笑都价值百万。

一九九三年一月二十八日凌晨五时,月,尚明,星,已稀,林老安详而
平和地远赴了天国。他轻轻抖落了后半生的痛苦,连扒在他手臂上守护
着他却陷入沉睡的小女儿都没有惊醒。就这样,他轻轻、轻轻地,带着
微笑,去和他那在人世间受尽半生苦涩的爱妻团聚。

在林老去世十五周年之际,笔者鼓起勇气,提起这支沉重的笔,用最简
单的语言记录这位朴实的中国老人。他走了,没有带走一片人世间的荣
耀,也没有带走一句华美的悼词,但他留给我们的,却是无法估量的对
祖国科技事业的期望和一个具有民族良知的老人的故事。

笔者痴心地祈愿,这篇文字粗砺的祭文,能使读者触摸到一点林先生的
贵重品格,以及他爱家、敬业的高尚责任感。并且敬请各位,今夜和我
一起,悼念他因平凡而走进伟大的人生。


 
音乐选自:文学城科夫的博客,非常感谢。

《相思不了情》 娓娓献给尊敬的林立仁先生!

两千零八年一月二十六日夜完稿


附链接:《复 黄玫寄哀思》 文/娓娓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804&postID=2841

[打印]
 
 
娓娓 的评论 回到顶部
1 [2] [3] 下一页
白林 评论于:2008-04-18 20:36:04 [回复评论]
含着眼泪读完你的文章。80年代初期,我曾遇见过一个女孩,她父亲也是个空军起义军官,(后来他在交大做老师)文革时也同样遭到了残酷的迫害,80年代初就去世了,留下这女孩和她妹妹。当时听她讲起她的父亲,心里难过极了,我原想写写这位军官的故事,他曾经两次企图自杀。可惜的是,我再也没有找到过那女孩。
人間的盒子 评论于:2008-04-07 10:15:05 [回复评论]
感动。
VCPP 评论于:2008-04-06 10:45:50 [回复评论]
谢谢好文。"林老发明创造的盲降设备"----很巧,我读过的一本书里也讲到美国人如何发明盲降设备,很熟悉啊。
静谧海湾 评论于:2008-04-06 05:48:39 [回复评论]
谢谢分享林老先生和家人的照片.

和你一起思念可敬可亲的林老先生。

好敬佩林老, 他少年的爱国情怀, 他对祖国航空事业的伟大贡献,他的人格和美德。。。


读到林老和家人在文革的遭遇,泪水模糊我的眼。。。

衷心祝福林老的家人

谢谢你的分享。

同祭奠,同悼念。。。

静谧海湾
娓娓 评论于:2008-04-05 22:43:24 [回复评论]
海外原创和百家杂谈网友留言:

• 老人家风度翩翩 -雾市人飞- ♀ (0 bytes) (3 reads) 4/3/08
• 很感人, 娓娓好文! -紫冰- ♀ (0 bytes) (0 reads) 4/4/08
• 林先生伟大的人生。 -九头鹰- ♂ (0 bytes) (4 reads) 4/2/08
• 顶! -吾- ♂ (0 bytes) (2 reads) 4/2/08
• “两航起义”那段同我外祖父的经历很相像。外祖父是早年官费留洋的老“两航起义”那段同我外祖父的经历很相像。外祖父是早年官费留洋的老海归,解放前任民生航运公司广州公司的负责人,是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在广州解放前夕兵荒马乱的时候,外祖父毅然决定不把公司的航运船队撤去香港,而把整个船队保全了下来。
我外祖父也姓林,也是广东籍。生高1米7,可在我心目中是个真正的男子汉。这两位林老先生生前都是平凡而伟大的人。愿这两位林老先生在天国安息!
贴小诗一首,纪念我们所有长眠的英雄:
壮士尚未归,
吾心亦相随。
英魂今安否?
浩气存千岁。 -Glider- ♂ (483 bytes) (4 reads) 4/4/08
• 谢Glider兄的真实故事和好诗。为两老的真诚人生而在心中树立丰碑! -娓娓- ♀ (0 bytes) (1 reads) 4/4/08

凛子 评论于:2008-04-05 10:51:51 [回复评论]
谢谢娓娓的邀请读了这篇感人至深的博文。借清明节之际,向林先生表达最诚挚的敬意。他是我父亲的同代人,我太知道那一代人的高贵人格。我到现在也不能明白不能理解,他们招谁惹谁了,在文革中要受到如此非人的折磨!到现在我们也没有看到执政党对此有正式的道歉和补偿。这事是不能细想的,认真追究起来,人就没法活了。
一鸣吓人 评论于:2008-04-05 10:48:09 [回复评论]
同悼——我的心与你同痛,我的爱与你同在。
同感——一个具有赤子之心的中国人,一个具有高尚品格情操的普通人,一个爱国爱家的真男人。
同思——不管曾经发生过什么,让我们爱祖国的心永远不变,同时让我们象爱祖国一样爱我们的居住国,绝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文革”在任何地方再度重演。
秋声跨海 评论于:2008-04-05 01:18:44 [回复评论]
令人肃然起敬!
谢谢娓娓的好文!
albert88 评论于:2008-04-04 22:18:17 [回复评论]
谢谢娓娓给我们分享这篇情真意切的文章。

林老先生是老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有理想有抱负,对国家对民族有一种责任感。所以,最可贵的是他们对祖国有一种奉献精神。可惜可叹的是,“反右”、“文革”等等毁灭摧残了多少精英人物。正是无数人家都经历了这种惨痛,所以许多留学生学成后就留在了国外。我们这一代人其实很爱国,但对于某些事情心有余悸。

不过,由于脱离了自己的根,第一代移民中的大多数人的才华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挥。甚至,许多人才在国外是被严重浪费了。这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惨痛。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生就是一种不完美的经历。但愿今后祖国国泰民安,国富民强,让我们的后代以中国根为荣。
娓娓 评论于:2008-04-04 21:32:01 [回复评论]
我爱我家网友评摘:

• 谢谢娓娓这么好的文笔,向林先生致敬! -rerre- ♂ (0 bytes) (5 reads) 4/2/08
• 好文,谢谢娓娓的分享~~ -绢子- ♀ (0 bytes) (1 reads) 4/2/08
• 感佩至深!心中涌动的感动几次让泪花模糊了双眼。 林老尊贵高尚的情操,锲而不舍的勤勉和对中国航空事业杰出的贡献将长存我心。通过你的文笔,娓娓你让老人的一生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谢谢!
这样的文章因该早早挂到城墙头! -来此一聚- ♀ (166 bytes) (9 reads) 4/3/08
娓娓 评论于:2008-04-04 21:25:17 [回复评论]
文化走廊网友评摘:

• 再看再鼎。谢谢好贴:) -有言- ♂ (0 bytes) (5 reads) 4/2/08
• 林先生伟大的人生。 -九头鹰- ♂ (0 bytes) (6 reads) 4/2/08
• 伟大!! 谢谢分享。 -乱弹- ♂ (0 bytes) (4 reads) 4/2/08
•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小人书- ♂ (0 bytes) (9 reads) 4/2/08
• 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鲁迅 -安贝儿- ♀ (206 bytes) (16 reads) 4/3/08
• 惭愧 惭愧 没读过这段 -九头鹰- ♂ (0 bytes) (2 reads) 4/3/08
• 他当年如果不“起义”,那对中国的贡献可能大得多。 -事后勃- ♂ (44 bytes) (15 reads) 4/2/08
• 纪念林先生95诞辰-善良本分的老人家。 -丑女的天空- ♀ (0 bytes) (0 reads) 4/4/08
娓娓 评论于:2008-04-04 21:16:22 [回复评论]
唯美贴贴网友评摘:

•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Loveforever1314- ♀ (0 bytes) (5 reads) 4/3/08
• 谢谢娓娓的好文 -一月的天气- ♀ (0 bytes) (1 reads) 4/3/08
• 谢谢娓娓介绍俺了解林老先生生平:)) -小得- ♀ (0 bytes) (1 reads) 4/3/08
• 惭愧 -uh-oh- ♂ (56 bytes) (2 reads) 4/4/08
本人学的是无线电,但不知道这些,惭愧,谢谢你的介绍
为人父 评论于:2008-04-04 06:25:42 [回复评论]
谢谢好文!祖国应该给这样的人建纪念碑,我们这个民族总是失去记忆,没有记忆,谈何传统。
Glider 评论于:2008-04-04 01:43:04 [回复评论]
“两航起义”那段同我外祖父的经历很相像。外祖父是早年官费留洋的老海归,解放前任民生航运公司广州公司的负责人,是个富有正义感的人。

在广州解放前夕兵荒马乱的时候,外祖父毅然决定不把公司的航运船队撤去香港,而把整个船队保全了下来。

我外祖父也姓林,也是广东籍。生高1米7,可在我心目中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也是我的 role model。

这两位林老先生生前都是平凡而伟大的人。愿这两位林老先生在天国安息!

贴小诗一首,纪念我们所有长眠的英雄:

壮士尚未归,
吾心亦相随。
英魂今安否?
浩气存千岁。
丑女的天空 评论于:2008-04-03 23:59:18 [回复评论]
的确是男才女貌。老一辈的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怀念和传承的
任雪晴 评论于:2008-04-03 17:00:17 [回复评论]
谢谢娓娓的邀请前来读文,同缅这样一位人格高尚的科学巨人!我们的父辈都是从文革走过的人,受过的沧伤我们无法去体会,过去已成为历史,我们惟有不让悲剧重演,也希望我们的国家能真的繁荣强大,靠我们每一个人小小的力量凝聚!祈祷!
lijiafan 评论于:2008-04-03 15:03:52 [回复评论]
人走了,但他崇高d精神,偉大d品质永存......!
未知年轻d一代能否真正体验40年前所发生d一切?.....仿佛还如昨天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
尔尔 评论于:2008-04-03 12:51:34 [回复评论]
谢谢娓娓!

我为林先生不平凡的一生,还有他坚韧挺拔的精神而深深感动。

如果他们没有回国,他们夫妻可能还会有更多相处的时光。真是可惜啊。

文革,这个词我看着都不舒服。
翠花姐 评论于:2008-04-03 12:41:10 [回复评论]
娓娓:刚看到此文-黄玫寄哀思......

在震惊、难过、心痛、感动、敬佩中看完你这篇缅怀老人的文章,泪水盈眶.......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令人起敬的慈父式老人,有这样一位杰出的,才华横溢、勤奋爱国、坚毅豁达的父亲,和他的女儿们一样感到无比的自豪~~~~~~~~

娓娓,和你一起缅怀他老人家!

祝好!
旁白 评论于:2008-04-03 10:16:09 [回复评论]
谢好文~~~ touching story!
给 娓娓 发表评论 回到顶部
评论不支持HTML代码

只有文学城注册笔名用户才可以评论。

如果您还没有注册, 请点击这里注册文学城笔名
注意: 请不要在评论中留下不友好信息或者类似侮辱性的言辞。
登录笔名: 密 码: (可选项)
 
公司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隐私权政策
文学城悄悄话提醒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