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5-04 18:49:49 【来源:中评社】
中评社台北5月5日电(记者 李仲维分析报导)新政府还有半个月时间就要上路,国民党本周中常会将通过未来的“党政协调机制”。根据已经曝光的党版规划案,国民党中央在整个党政协调平台中扮演主导性的角色,加上党、政若最后协调不出共识,党版规划采取表决的方式,也不利于政务系统,马营和党中央之间的拉锯,这两天的发展将是关键。
不同于过去“以党领政”的决策模式,党主席吴伯雄把这套党政协调机制定位为“以党辅政”,不过党中央仍扮演关键性的角色,明天党内高层的中山会报将再做讨论,若一切顺利,将送周三的中常会通过。
在马英九与准“阁揆”刘兆玄的想法中,新政府将摆脱过去国民党“以党领政”的刻板印象,因此只有府秘书长詹春柏一人身兼国民党副主席的身份,并固定参加中常会,等于是府院党之间的“总联络人”。
马吴会不会为了党政协商平台翻脸,这两天是关键。中评社资料照片
不过国民党中央目前规划的党政协商平台,大幅纳入党籍“立委”及中常委参与决策,党主席和秘书长更具有指导性的角色,因此引来马营方面的疑虑。
如果马营和党中央今明两天协调不出共识,导致周三的国民党中常会仍无法通过这套党政协调机制,意味新政府还没上路,党务系统和政务系统就已经正式翻脸了。
根据党版的规划,新“内阁”当中不具有国民党中常委身份的“阁员”,将不会用指定中常委的方式将“阁员”纳入中常会,以免被批评为开民主倒车。但中常会可以针对社会瞩目的议题,邀请政府首长列席中常会,如此无须修改党章和中常委选举办法,即可实施。
根据规划,未来党政协调将采取三级制,第一层级是“委员会会议”,受理“行政院”所提的法案、预算及国民党中常会交办事项、党主席、秘书长交办的法案或“立委”的自行提案等等;第二层级是“政策协调会报”,上述案件获政策协调会报通过后,交由第三层级的国民党“立法院党团”贯彻执行。
国民党还规划将中常委依能力和专长进行分工,参与“委员会会议”或“政策协调会报”。
根据规划,“委员会会议”是在“立法院党团”下设八个常设委员会,邀请政务次长级的官员与会,委员会设委员长一人,由票选或协调产生,任期一年。未来包括法案或预算,将由各部会的政务次长适时邀请相关“立委”参与决策。
至于“政策协调会报”,则是由国民党中央政策会执行长林益世担任召集人,每周定期开会,开会时将由党主席或党秘书长担任“指导人”,讨论行政部门的提议或各委员会议通过的草案,除了机密性的草案之外,会议采公开方式进行,最后以协调或表决方式产生决议。
不过根据党版规划,正副“总统”或“行政院长”都没有纳入党政协调机制当中,加上整个协调机制几乎都由党中央掌控,因此除了党版规划的三级制之外,很可能还会多出一个层峰会议,由正副“总统”、“国安会”、“行政院长”及国民党主席敲定最后的大政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