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短缺 中国布局“走出去”租地种粮
发布时间:2008-05-01 00:07:30 【来源:美国中文在线】
中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潜力有限
在大米主要生产国实施出口限制,国际米价飙升、粮食短缺之际,中国农业部官员建议,中国农业企业应当"走出去",在海外投资农场,"租地种粮"。
中国媒体报道引述农业部官员的话说,政府部门正在探讨"鼓励国内企业赴海外开发战略性、短缺性农业资源"的政策。
“租地种粮”
总部设在乌鲁木齐的新天集团从1996年就开始与古巴和墨西哥开展合资水稻以及农业开发项目。
该集团负责人之一的张洗尘也认为,扶持中国农业企业走出去"租地种粮"和"买地种粮","是加强中国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国际米价自3月中旬以来连续暴涨,一些将大米作为主食的国家甚至出现了骚乱。
粮食短缺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重视。
中国媒体表示,尽管中国市场因为连续4年粮食丰收,目前市场仍然稳定,但当局遏制农产品价格飙升的压力也在增加。
泰国经济智囊机构泰华农民研究中心预计,未来两三年国际大米价格将持续保持高位。
分析人士说,对大米等影响百姓生活水平的粮食而言,确保生产和库存的稳定非常重要。而米价暴涨引发的诸多问题使各国更加重视粮食生产。
上海证券研发中心的胡月晓认为,中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潜力有限,粮食生产也一直处于小型化生产模式。
新华社报道引述胡月晓的话说,"中国的中小规模农垦开发模式也更适合大多数发展国家"。
她说,"作为一个拥有可靠农业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的国家,通过海外农业开发,为缺粮国家增加粮食生产甚至增加到可出口,是双方共赢甚至是造福全人类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