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Undefined offset: 1 in /home/proxyd/public_html/index.php on line 1980
中美陷入通货膨胀恐慌 全球经济面临黑暗 -- 美国中文在线 tycool.com
首页 新闻中心 北美本地新闻 论坛 美国黄页 生活指南 房屋中心 跳蚤市场 招聘 商贸投资
中美陷入通货膨胀恐慌 全球经济面临黑暗

发布时间:2008-02-21 18:26:13 【来源:朝鲜日报】

20日,随着油价以收盘价为准突破每桶100美元,世界经济陷入“通货膨胀恐慌”。

2000年以来世界经济一直保持每年5%左右的高增长率,但物价上涨率仅为2~3%,在“高增长低物价”的情况下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从去年开始,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各种原材料需求猛增,使石油等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另外,近几年里,由于美国等世界各国纷纷降息,引发了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这些因素使“上世纪70年代通货膨胀的噩梦”死灰复燃,再次开始对世界经济施加通货膨胀压力。美国等发达国家通过上调利率等收紧银根,开始防御通货膨胀,但却力不从心。为了挽救因次级债危机而触礁的经济,美国不得不再次放松银根。这就等于在通货膨胀的基础上“火上浇油”。

许多专家认为,始于21世纪初的低物价时代将落下帷幕,通货膨胀时代即将到来。还有分析认为,此次通货膨胀由新兴国家经济高增长、中东的不稳定局势、流动性过剩等各种因素共同造成,因此有可能比过去更加严重。

◆全球通货膨胀反复出现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在繁荣和萧条的循环过程中经历了数次全球性通货膨胀。60年代实现高度增长的世界经济在经过70年代的“石油危机”后,陷入经济低迷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滞胀阶段。7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仅为年2~4%,在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的80年代初期,平均增长率甚至降至年0.5~1%。相反,70年代美、英、德、法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年均物价上涨率却一直高达9%左右。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为稳定物价,将政策利率上调至年20%,开展了强有力的货币抑制政策,此举虽然稳定了物价,但世界经济却陷入低迷状态。

然而,全球经济萎靡不振导致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加之恰逢信息通讯(IT)技术革命全面启动,全球经济迎来了又一个发展起点。

但随着不少社会主义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解体,全球物价平均上涨率甚至上升到30%。而中国等传统社会主义国家逐渐引入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导致情况发生了巨变。随着中国等低收入国家成为向全球提供廉价商品的“世界工厂”,全球物价开始急速下滑。全球经济自2002年起近6年进入了“高增长低物价”时代。但高增长带来的享受背后是巨大的风暴。中国等新兴经济大国的快速发展诱发原材料价格和物价上涨,并加重了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

◆“高增长低物价”时代的覆灭

全球经济自去年起就出现了通货膨胀危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已经出现了“高增长→需求增长→物价上涨→工资提高→物价进一步上涨”这一恶性循环。中国1月份消费者物价同比增长7.1%,并创下了自1996年9月后11年来的最高值。

截至2006年,中国的年均消费者物价指数保持在1%左右。但随着中国国内物价的上涨,出口商品价格也水涨船高,向全球各国“出口”通货膨胀。

此前,低利率导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使得美国房价暴涨,出现资产泡沫现象。目前,发达国家正试图通过提高利率回收资金,但随着次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事实上这些国家已放弃了“金融紧缩政策”。为了解决当前面临的危机,这些国家采取了稳定物价的措施。央行调查局局长金在天表示:“此次出现的全球通货膨胀迹象与过去不同的是需求不断增加引发全球通货膨胀,而不是石油危机,因此我们不能排除物价长期上涨的可能性。”

◆通货膨胀(inflation)

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分为由于资金过度流入市场,导致货币不断贬值引发的“货币牵引通货膨胀”和收入增加导致需求猛增,从而引发物价上涨的“需求牵引通货膨胀”。近来全球物价上涨有很多原因,其中包括美国经济的流动性过剩问题、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原材料和消费材料需求猛增、以及中东局势不稳定导致油价上涨的问题。


相关评论】【 】【打印】【关闭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中文帮助 | 网站地图 | 生活指南 | 租房 | 二手 | 求职 | 商贸 | 新闻中心 | 北美本地新闻 | 黄页 | 论坛 | 网站首页
Copyright ©2003-2006; 美国中文在线 All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