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12-28 21:19:43 【来源:星岛环球】
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本周连创新高,但中国人民银行官员周五(28日)表示,中国稳步推进汇率体制改革的政策不会有变化。不过,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本月的月度研究报告称,管理层似乎有暂停加息并转而使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倾向。
路透社报道,该官员称,在未提出新政策之前,不存在政策的调整。许多交易员和分析师表示,本周中间价连续走高,是史无前例的,表明了央行在为人民币汇率政策有所转变前进行暖身,他们预期明年初人民币将加速升值。
与今年年初相比,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升值幅度接近6.4%。这一幅度超过了此前国内普遍的预测。人民币不能大幅升值的立场曾被反复强调。去年底,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多次在国内外表示,人民币每年最多可以升值5%,如果超过这个限度,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将遭受灾难性的冲击。如今,5% 这个预设的心理“死线”早已被突破。与之相伴的是,官方对于汇率工具的运用有了新的看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巴曙松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未来有必要推动人民币在可控程度内的升值。他指出,有关机构曾测算,如果人民币升值10%,则进口石油、大豆和猪肉等的价格会迅速下降10%左右。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最新的研究报告称,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每升值10%,则中国CPI(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短期将下降0.8个百分点,长期将下降3.2个百分点。以往人民币升值的弊端更多地被官方强调,如今升值已经被央行视为对抗通货膨胀的一大手段。央行在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曾首次指出,理论分析和各国的实践均表明,本币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中国经济的大背景是对资源性产品进口依赖程度加大,人民币升值有利于降低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成本。央行称,虽然这种传导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但长期而言,汇率变化会对CPI产生明显的影响。
部分国有银行敏感地嗅到了官方对汇率手段的新看法。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本月的月度研究报告称,管理层似乎有暂停加息并转而使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