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10-14 18:19:10 【来源:东方时事】
美国决策层不仅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讧”,反而已达成“高度共识”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就目前而言,随着格林斯潘先生的“突然转向”,在中东政策方面,甚至在包括朝核问题、伊核问题等全球战略层面上,美国决策层不仅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讧”,反而已经达成“高度共识”,这种共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由于欧盟、阿盟仍然不支持军事解决、甚至不支持全面制裁伊朗,且对美国在伊拉克的困境“不闻不问”,伊朗与外界的联络并没有被有效切断,伊朗的决心、意志与能力并没有被有效削弱,且美国在军事方面仍然没有准备好(我们认为至少还得几个月的准备,不论是伊拉克方向、还是阿富汗方向都需要进一步的军事准备),因此,美国决策层的行为已经显示:现在就对紧挨着上合,非常靠近中俄、且身为“上合正式观察员”的伊朗动武是不可取的,但对与“上合”没有直接联系、地理上又有距离的叙利亚动武却是可能的、也是可以考虑的,至少“这种可能”可以当作对欧盟、阿盟、甚至对伊朗施加威胁的手段。也正因如此,“叙核问题”才会从天而降,并“突然取代”了令美国人无可奈何的伊核问题、朝核问题,且一夜间就被炒成了全球最为热门的热门话题。
●方方面面都在尽可能“主观能动地”参与测试
第二,如果您近来一直在关注《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那么,在巴以和平问题上,我们一再强调的几个观点,您应该有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近两个月以来,先后爆发的“台湾入联公投”问题与“叙朝核交易”问题,本质上是大国间的“战略测试平台”,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两个测试平台有这么几个特点:
首先,它们都是大国主动挑起、或被动应对,但却是“共同搭建”、“共同参与测试”、且至今也没有谁愿意退出测试的战略测试平台。
其次,围绕这“两台”测试,中欧俄美、及其“各自所能影响的”周边力量,不仅全面地参与了测试、而且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大国全球利益的夹缝间、在被动参与之余、也在尽可能地“主观能动”去参与测试。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一点”在“台独”陈水扁政权、韩国卢武铉政府、日本福田政府、以色列奥尔墨特政府、巴勒斯坦的阿巴斯法塔赫政权、巴勒斯坦哈马斯武装,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政府,特别是在“人小鬼大”、凭借自身独特的地理价值、就“敢于”心怀远大“政治抱负”的新加坡、土耳其身上表现得极其明显。这些,我们将在稍后再作展开。
根据我们的观察,所谓“主观能动地”参与测试,其意图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那些“没得选择”的势力而言,意在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不得不参与”这场全球范围战略测试所带来的“损伤”;
显然,“这种人”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陈水扁为首的台湾“既得利益集团”以及“人小志大”的新加坡了。就如我们多次所强调的那样,陈水扁及其家族的身家性命、已经全部挰在了华盛顿的手中,因此,利用台湾岛内主流的“台湾意识(实际就是有条件就台独、没有条件就保持现状)”,以“捞选票”为挡箭牌、掀起“入联公投”,直接挑衅中国大陆的《反分裂国家法》,本质上不过是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岛内“既得利益集团”“延缓、或结束其政治生命”的另一种模式,对这些既得利益者而言,“最终能否台独”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否保住自己及家人的性命、财产,保住自己所属团体的政治、特别是经济利益。
●李光耀一副“老脸都不要了的样子”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继在台独“入联公投”的问题上公开较量之后,尽管面对突然风生水起的缅甸问题,以联合国最终通过一份“被中国修改后的决议案”为标志,华盛顿在缅甸问题上暂时没有达到目的,不仅如此,还如我们之前所预期的那样,随着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公开附合”中国的“对话解决缅甸问题”,中国、美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再次向中国方向倾斜,中国依靠东盟解决问题的策略似乎大有收益。不仅如此,还逼得出于自已私利、一直有心为华盛顿缅甸政策张目的新加坡,既为了厘清在此事中自己与欧美之间的“清白”,现任新加坡总理的老爸、新加坡独立之父--李光耀,甚至亲自出面表示“只要条件成熟、新加坡愿意重新并入马来西亚”,一副老脸都不要了的样子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倒是马来西亚看得明白,知道李光耀所说的“条件”是永远不会成熟的,因此,一句“马来西亚不需要新加坡”,让国际社会从紧张的国际角力中、难得地欣赏到了一则国际大笑话。